小鼠银屑病模型构建以及相关机制研究
1、模型构建选用BALB/c小鼠,年龄6-8周,使用咪喹莫特乳膏作为造模药物。首先,对小鼠进行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随后刮除背部毛发。从第一天开始,每日涂抹5%咪喹莫特乳膏,面积2 cm×5 cm,剂量逐渐增加至65 mg。
2、实验中,通过建立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模型,研究发现给予山奈酚治疗后,模型组小鼠的症状显著减轻,包括红斑、鳞屑的减少以及皮肤厚度的降低。此外,研究还发现山奈酚能够降低模型组皮肤中CD11c表达,显示其具有抗炎作用,进一步证实了山奈酚在抗银屑病过程中的有效性。
3、作用机制:Esculetin通过抑制NFκB的激活来发挥治疗作用。NFκB是一个与银屑病炎症反应密切相关的分子,Esculetin能够抑制其激活,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症状:在银屑病模型小鼠中,Esculetin显示出对IMQ诱导的银屑病症状的改善作用,包括皮肤红斑、鳞屑和增厚的减轻。
4、课题组进一步利用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模型,发现表皮细胞特异性敲除FXYD3的小鼠皮肤中,炎症因子IL-IL-1β和趋化因子CXCLCCL20等显著减少,组织中免疫细胞浸润明显下降,疾病表型显著缓解。
洋甘菊:抗银屑病炎症
动物模型实验证明,洋甘菊精油能够缓解由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症状,表现为临床PASI评分显著降低,皮肤厚度明显减少。这进一步支持了洋甘菊精油在抗银屑病炎症中的应用潜力。
洋甘菊在护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能够保湿肌肤,舒缓和镇静肌肤,并有助于收缩毛孔。此外,洋甘菊还具有清凉的效果,能够促进皮肤组织的再生。它能够帮助改善湿疹、痤疮、疱疹、银屑病、极度敏感肌肤以及一般的过敏症状。洋甘菊有助于平复破裂的微血管,增加皮肤弹性,特别适合干燥且容易瘙痒的肌肤。
**止痛作用**:洋甘菊能够缓解疼痛,包括肌肉疼痛和头痛,对于由神经紧张引起的疼痛尤其有效。 **抗过敏作用**:它能够抵抗过敏反应,减轻痒感和相关症状。 **抗抽搐作用**:洋甘菊能够预防和缓解抽搐。 **抗忧郁效果**:它有助于改善情绪,减轻忧郁感,使人感觉更加放松和愉快。
Nature子刊!炎性巨噬细胞通过减少线粒体翻译重编程为免疫抑制
1、巨噬细胞作为免疫系统中的关键细胞,其在炎症与免疫抑制过程中的表型转变与代谢重编程具有重要意义。在Nature子刊发表的文章中,作者深入探讨了转录因子ZEB1在调控这一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发现,ZEB1在急性炎症和免疫抑制反应中发挥相反的作用,介导巨噬细胞从免疫原性状态向免疫抑制状态的转变。
2、scRNA-seq分析揭示了CH25HhiTAM亚群与较低的生存率相关。实验进一步验证了25-HC在免疫抑制TAMs亚群中高表达,并选择性激活巨噬细胞特征基因。CH25H和25-HC调节TAMs和M2样巨噬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25-HC激活AMPKα增强线粒体功能和促进氧化磷酸化,同时通过GPR155-mTORC1途径触发AMPKα活化。
3、实验结果4表明IL-10通过诱导线粒体自噬来维持线粒体完整性和功能。LC3-GFP转基因小鼠产生的巨噬细胞中,IL-10的缺失导致线粒体自噬受损。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的使用可以模拟IL-10的作用,抑制功能障碍线粒体的积累和ROS产生,恢复基础呼吸和最大呼吸能力。
4、基因重编程技术在提升巨噬细胞对抗癌症效能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研究人员通过将巨噬细胞表型从免疫抑制状态向免疫促进状态转变,显著增强了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进而更有效清除肿瘤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