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健康信息总有人相信是为什么?
何况有的虚假健康信息是彻头彻尾的伪科学,不但完全不靠谱,甚至可能会伤身体、害家人,这就更不能坐视不理”。刘洪斌顶着多个头衔,有些患者因求医心切的心理导致其盲目接受、尝试。
老年人可能成为假药贩子的行骗对象,原因有以下几点: 健康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可能面临更多的健康问题,因此更容易被各种宣称可以治疗疾病的假药所吸引。 信息渠道有限:相对于年轻人,老年人在获取信息和识别虚假信息方面可能更为困难。这使得他们容易成为骗子的目标。
可能真实的情况:如果短信内容是关于正规健康资讯、公益活动通知,且发送号码符合正规机构号码特征,比如是官方客服号段,同时短信措辞规范、逻辑清晰,没有诱导消费或欺诈意图,这类短信很可能是真实的。例如一些健康机构定期发送的健康小贴士、免费体检通知等。
为什么尽管金粒餐已经被证实为虚假,但仍有人深信不疑?答案在于,这类谣言往往迎合了人们的某种心理需求。比如“日本人吃屎”这类故事,尽管不实,却因为其离奇性而让人感到“舒适”,类似“日本人的古怪行为”或“国外偏见”的新闻版本众多,各具特色。
第一,认知能力和水平的问题。1)错误的认知导致误判。2)认知的局限性导致逻辑混乱。3)盲目相信亲近之人的。第二,价值观的问题。有些人,总是觉得符合其价值观的东西是真的,凡是不符合他价值观的都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