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穴针灸单穴治病
今笔者利用此穴,采取以该穴为中心向周围邻经输穴及经外奇穴多向透刺的手法,可大大增强针刺的感应性,激发经气,加强太阳经气的输布和与邻经腧穴及经外奇穴经气的沟通,从而提高疗效。
四缝为经外奇穴名。出《奇效良方》。在第2~5指掌侧,近端指关节的中央,一侧四穴。主治小儿疳积,小儿消化不良,小儿腹泻,肠虫症,蛔虫症,肠蛔虫症,百日咳,咳喘,气喘,咳嗽,手指关节炎,羸瘦虚弱等。
肾俞穴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5寸处,按压有酸痛感,用于治疗肾虚腰痛等症状。曲池穴位于曲肘成90°,按压有酸胀感,用于治疗高血压、手臂疼痛等症状。内关穴位于掌横纹上两寸,按压有酸胀感,用于治疗失眠心烦等症状。外关穴位于腕背横纹上两寸,按压有酸胀感,用于治疗偏头痛等症状。
足三里穴:被誉为养生保健的十大要穴之一,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具有扶正培元、调理阴阳、健脾和胃、通经活络的作用。位于小腿外侧,外膝眼下三寸,胫骨旁开一横指处。经常按摩此穴,对于贫血、产后术后、大病初愈等虚损性疾病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研究进一步表明,针灸只需在经络上选取特定的穴位,并根据针感信息进行操作,就能激活人体的潜在功能,活化其功能装置,从而发挥强有力的调整作用。这种方法不仅能提高治疗效果,还能治疗许多难治性疾病和绝症。此外,针灸还具有费用低、无副作用等优点。
穴位敷贴疗法是中医学中的一种外治法。它与针灸一样,是在中医理论,特别是经络学说的指导下,对人体穴位给予外用药物刺激的一种治病方法。就其施治部位和治疗原理来讲,属于针灸学的范畴,实际上是一种独特的穴药结合的治疗方法。用药特点 不是所有的中药成方制成膏药,皆能外治而有效。
董氏针灸病症速查
腕顺一穴定位于小指掌骨外侧赤白肉际偏手背侧,距离腕横纹一寸五及二寸五处。腕顺二穴紧接腕顺一穴上方一寸。腕顺一与腕顺二均入肾经,具有滋肾利尿、通肾镇痛的特性。
董氏针灸中的门金穴,是一个在中医针灸领域具有独特疗效的穴位组合,包括门金上穴和门金下穴。下面,我们将对门金穴的穴位位置、穴性及归经、针刺法、主治病症以及临床配穴进行详细介绍。穴位位置 门金下穴:位于足背面,第二跖骨与第三跖骨之前缘,跖骨与跖骨关节连接缝后五分处。
董氏七十二绝针是董氏奇穴针灸学中的一部分,包含了多个具有独特治疗效果的穴位。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穴位及其主治病症:外三关一穴:位于外踝尖与膝盖外侧高骨直线上,主治扁桃腺炎、瘤、癌、喉炎、喉癌、腮腺炎、肩臂痛、红鼻子、青春痘、粉刺、瘰疬。
耳尖放血能治皮肤病吗
耳尖放血主要用于治疗白癜风、斑秃、痤疮、小儿湿疹、顽固性瘙痒症、神经性皮炎、银屑病等头面部皮肤病。注意事项:耳廓有皮损者慎用此法。请注意,在进行耳尖放血治疗前,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师或皮肤科医生,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耳尖放血不能治疗皮肤病。以下是关于耳尖放血与皮肤病关系的详细解耳尖放血的科学性:耳尖放血在中医中是一种常见疗法,主要用于治疗如麦粒肿等疾病,但其科学依据和适用范围有限。耳尖放血与皮肤病的关系:无直接治疗作用:耳尖放血对于皮肤病并没有直接的治疗作用。
耳尖放血也被用于治疗痤疮和酒糟鼻,有助于改善皮肤状况。血热比较重的患者:如银屑病的血热期,患者体内热毒较重,此时进行耳尖放血可以帮助清热解毒。上热比较重的患者:当患者头面部有烘热感,感觉口干、心情烦躁、发热等症状时,耳尖放血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