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银屑病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银屑病医案

2025-09-21 08:56:20  阅读 1 次 评论 0 条

中西医结合《方剂学》——五味消毒饮新用

方中五味消毒饮加鱼腥草清热解毒、排脓;麻杏石甘汤加鲜竹沥宣肺化痰止咳。诸药合用,具清热解毒、宣肺止咳之功,药证相切故病愈。

通过协同作用,五味消毒饮对治疗疔疮具有显著效果。【临床应用】五味消毒饮常被用于治疗疖疔疮痈,无论是外用还是内服,都能有效缓解局部红肿热痛。

仙方活命饮 解毒药与消散药并用,功专解毒消痈,消肿溃坚,活血止痛。治热毒内壅,气血瘀滞,营卫畅之痈疮肿毒初起证,脓未成者,服之可消,脓已成者,服之可溃。是外科“消法”的代表方。

《伤寒论》汤头歌诀大全

1、《伤寒论》汤头歌诀大全 麻黄汤类方歌 麻黄汤:麻黄汤治太阳寒,麻桂杏草四味联。表实无汗头身疼,脉紧气喘更恶寒。大青龙汤:大青麻杏石膏枣,桂姜相加七味好。不汗焦躁身疼痛,饮流四肢肿胀讨。小青龙汤:小青龙汤用麻黄,桂芍辛味与干姜。半夏炙草同剂量,表寒里饮病为殃。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杏石甘四味施,汗出而喘肺热居。

2、当归四逆汤源自张仲景的《伤寒论》,具有温经散寒、养血通脉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血虚寒厥的症状,如手足厥冷、腰股腿足肩疼痛等。 汤方的歌诀如下:桂枝芍,细辛甘草木通着。再加大枣治阴厥,脉细阳虚由血弱。

3、当归四逆汤:桂枝芍,细辛甘草木通着。再加大枣治阴厥,脉细阳虚由血弱。〔当归、桂枝、芍药、细辛各二两,甘草(炙)、木通各二两,枣二十五枚。成氏曰∶通脉者,必先入心补血,当归之苦以助心血。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芍药之酸,以收心气。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甘草、大枣、木通以缓阴血。

4、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主要由芒硝、枳实、大黄、厚朴组成。其功效主要在于救阴泄热,尤其擅长于急下阳明腑实证。

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伤寒有良方(附医案)

1、湿疹、荨麻疹等皮肤问题,属湿热蕴结皮肤者多见。麻黄连轺赤小豆汤通过发汗和利小便的方式,将皮肤中的湿热排出,从而达到治疗效果。医案分享: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治阴囊湿疹医案 患者信息:患儿男,6岁,因阴囊湿疹就诊(网诊)。既往全身多次出现湿疹,反复发作,近期出现阴囊湿疹,多处医治乏效。

2、张仲景的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可治疗湿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等湿热兼表证皮肤病。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是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记载的一个经典方剂,主要用于治疗湿热又兼表证的皮肤病,效果显著。湿热与表证的表现 湿热:体内既有湿又有热。

3、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的经典方剂,对于荨麻疹、湿疹及各种瘙痒性皮肤病有着显著的疗效。该方组成配伍为麻黄6g,连翘9g,杏仁9g,赤小豆30g,大枣12枚,桑白皮10g,生姜6g,炙甘草6g。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若皮肤刺痒者可用药渣浓煎外洗,以增强疗效。

4、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是调理湿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等皮肤病的经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这一经方,源自中医经典《伤寒论》,对于湿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等皮肤病具有显著的调理效果。其组成包括麻黄6g,杏仁3g,桑白皮9g,赤小豆30g,连翘6g,大枣12枚,生姜6g,炙甘草6g。

本文地址:https://www.hnzaozhiji.com/199911.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小七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