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牛膝附子干姜一起怎么包汤?
杜仲牛膝干姜可以一起水煎服,功效,温阳祛湿;附子自己不要随便服用,使用不当会对身体有害。
(9) 附子20克、雄猪肾5对、杜仲100克。先将猪肾切成薄片,烘干后,与另两味药材一起研磨成细末,炼制成蜜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次6克,每日一次,早晨用开水送服。用于治疗肾虚引起的腰痛。(10) 附子2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桂枝10克、甘草9克、独活5克、牛膝5克。
方解:方用制川乌、熟附子、干姜温经散寒止痛,麻黄、细辛、桂枝疏风散寒,甘草调和诸药。诸药相合,共奏温经散寒、通络止痛之功。
配干姜、茯苓、车前子、高良姜,治虚寒性胃痛、泄泻。配高丽红参,治各种休克及虚脱证。柴有华常从20g开始,逐渐加重至150g,痹痛则可减除。附子宜先煎30分钟,然后入其他药物,无毒副作用。
附子杜仲酒 将杜仲、淫羊藿、独活、炮附子、牛膝等材料洗净后放入酒坛,加入白酒密封,七天后启用,每日两次,每次20毫升以内。此酒可补肝肾、强筋骨,适用于感冒后身体虚弱、行走困难、腰膝疼痛等症状。 杜仲五味子茶 将杜仲和五味子洗净研磨成粉,放入杯中用热水冲泡,焖盖15-20分钟,每日一次。
- 做法:将杜仲洗净,浸泡30分钟,生姜切片,猪骨焯水去血水,与杜仲和生姜一起放入砂锅,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两小时,加少许食盐调味。- 功效:补肾强筋,滋养身体,改善腰酸背痛,下肢乏力。 杜仲熬粥 - 丹参杜仲粥 - 材料:杜仲15克,丹参30克,川芎2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当归穿芎桂皮穿乌红花,鸡血藤苏木仙鹤草的作用
1、腰椎间盘突出是椎间盘周围的韧带撕裂造成的,是伤科疾病,不适宜酒精刺激。再者,现在草药都是种植的,药效很值得怀疑。间盘突出首选治疗方法还是请专业按摩医师按摩。
2、当归桂圆方:当归40g,桂圆肉25g,用于养血益颜。适用于黑色素沉着、皮肤老化等。1 山楂当归方:山楂、当归各16g,白藓皮、白蒺藜各15g,补血疏肝,散郁祛瘀。适用于面部黄褐斑。
3、有研究还表明,鸡血藤水提取物有抗噬菌体作用,能抑制肿瘤,起到抗癌作用,对宫颈癌抑制率能达到94.4% 。 对脂质代谢的调节: 鸡血藤对于人体的脂质代谢起到一个调节的作用。 治疗妇科疾病。 鸡血藤能解除乳房胀痛,软化包块,治疗月经不调、闭经。宜在逍遥散汤剂中加入,以增效。
4、友谊路口有家叫汉文中医馆,建工大厦对面,有个姓敖的医生推拿很厉害,穴位准力道足,按完浑身舒坦。
黄芪作用是什么?
1、补气升阳黄芪性微温,味甘,归脾、肺经,善补中气、升举清阳。其通过增强脾胃运化功能,改善气虚导致的乏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大便溏稀等症状。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术后体虚或久病体弱者,通过补益中气提升机体活力。
2、黄芪性微温,味甘,归脾、肺经,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补气升阳:黄芪是补气要药,可改善气虚导致的乏力、气短、懒言、内脏下垂(如胃下垂、子宫脱垂)等症状,通过增强机体功能提升阳气。
3、黄芪的功效与作用 补气升阳:黄芪性味甘、微温,归脾、肺经,是补气的重要药物。它能改善气虚乏力、疲劳嗜睡、气短懒言、精神萎靡等症状,通过补益脾肺之气,提升体内阳气,增强机体活力。固表止汗:黄芪可增强机体防御能力,固护体表,防止外邪入侵。
4、功效与作用:补气升阳:黄芪性甘温,归脾、肺经,是补中益气的核心药物。其通过增强脾胃功能,改善脾气虚证导致的疲倦、乏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症状,尤其适用于长期体虚或慢性疾病消耗气血者。固表止汗:黄芪可补益肺脾之气,强化卫外功能,增强机体固摄汗液的能力。
5、黄芪主要治疗以下病症: 气虚乏力黄芪具有补气固表的功效,能够增强体力,改善因气虚引起的乏力、精神不振等症状。其通过调节机体气血运行,提升脏腑功能,尤其适用于长期体虚、活动后易疲劳的人群。 久泻脱肛黄芪可补中益气,提升中焦气机,对脾胃虚弱导致的久泻、脱肛等症状有显著改善作用。
黄芪的功效?
益气固表:生用黄芪能显著益气固表,对于自汗、盗汗、血痹、浮肿以及痈疽等症状有良好的缓解作用,并能促进愈合。补气养血:蜜炙黄芪侧重于补气养血,适用于内伤劳倦、脾虚泄泻、气虚血虚等情况,能够滋养身体,恢复活力。现代医学功效:降血压:黄芪能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黄芪的作用和功效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强壮身体:黄芪泡水可以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感冒。服用黄芪水的动物体重增长明显快于未服用的动物。日常多喝黄芪水,精神可以变得更好,气短的情况也会逐渐消失。治疗骨质疏松症: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可以选择黄芪桂枝五物汤,有效治疗下肢酸麻的情况。
提升体质,增强免疫力:黄芪泡水饮用能显著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升精神状态,对于气短和容易感冒的人群尤其有益。改善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患者适量饮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有助于缓解下肢酸痛和麻木感。
药材到底是“黄氏”还是“黄芪”
1、黄氏即黄芪。它是名贵中药材,别名白皮蔑、山爆仗、箭杆花等,主产于我国华北、东北、内蒙古和西北。黄芪具有补气固表、敛疮生肌、利尿排脓等功能,常用于治疗自汗和盗汗、气虚血脱、脾虚泄泻以及元气不足等症。
2、黄芪是名贵中药材,根据药典记载有补气固表、利尿之功效,民间还有冬令取黄芪配成滋补强身之食品的习惯。因此黄芪年消耗量十分庞大。而药用部分是根,一旦根部被刨取,整个植株不再存活。黄芪的野生资源在大量采挖的情况下日渐稀少。为此确定该植物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黄芪为多年生草本,株高1米左右。
3、黄氏和小北氏不是同一种东西,但通常认为“小北氏”可能是指“北芪”的误写或俗称,而北芪即黄芪。首先,从名称上来看,“黄氏”可能是一个姓氏或者是一个不规范的名称,在中药学中并没有明确的“黄氏”这一药材。
4、黄芪,又名黄耆,为植物和中药材的统称。植物黄芪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中药材黄芪为豆科草本植物蒙古黄芪、膜荚黄芪的根,具有补气固表、利水退肿、托毒排脓、生肌等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