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升麻汤的作用
1、麻黄升麻汤是常见的中药方剂,其功效是寒热同调、虚实同调,还可以祛风、补气。在临床上可以通过麻黄升麻汤来治疗相关的难治性疾病,比如肺炎、胃炎、心血管疾病、免疫系统的相关疾病都可以进行治疗,甚至可以通过麻黄升麻汤来治疗肿瘤,但需要进一步研究。
2、麻黄二两半(去节),用于宣散内郁之邪,配合升麻宣透之力更著,且升麻能升举下陷之阳气。 升麻一两一分,具有解毒、治喉咽不利唾脓血的作用,与当归共治咽喉之证。 当归一两一分,主要用于和血,同升麻共治咽喉之证。
3、麻黄升麻汤专门治疗上热下寒,所以麻黄升麻汤是寒热并用的汤剂,而且是补泻寒热并用在一个方子里面。麻黄升麻汤方 麻黄二两半去节,升麻一两一分,当归一两一分,知母,黄芩,葳蕤各十八铢,石膏碎绵裹,白术,干姜,芍药,桂技,茯苓,甘草炙,天门冬去心各六铢。
4、本方所主是伤寒误下之后,阴阳两伤而又上热下寒。阳气并于上,则有咽喉不利,吐脓血的热证;脾气因虚而下夺,则有泄利不止的虚寒证;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乃阴阳错乱,阳郁不伸之候。治用麻黄升麻汤发越郁阳以清上热,温中健脾以治下寒。
5、【功能主治】治小儿寒郁而喘,喉鸣,腹胀肠鸣,鼻流清涕,脉沉数。【用法用量】上药锉碎,分二服。用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空腹时服。微有汗则效。【注意】服药后宜避风寒。
6、【功能主治】妇人先患浑身麻木,睡觉则少减,开目则已而全愈;证已痊,又因心中烦恼,遍身骨节痛,身体沉重,饮食减少,腹中气不运转。【用法用量】上作1服。以水2盏,煎至1盏,去滓,食远服。
麻黄升麻汤
麻黄二两半(去节),用于宣散内郁之邪,配合升麻宣透之力更著,且升麻能升举下陷之阳气。 升麻一两一分,具有解毒、治喉咽不利唾脓血的作用,与当归共治咽喉之证。 当归一两一分,主要用于和血,同升麻共治咽喉之证。
中药的学问是非常深的,这也是我国传统,不得不承认,很多方面,中药的用途作用比西医治疗好上太多,尤其是调理身体这方面,副作用也小。麻黄升麻汤是一种中药汤剂,也是用于调理治疗的。
麻黄升麻汤的作用是可以寒热同调,虚实同调,祛风补气。临床上可以应用麻黄升麻汤治疗常见疾病,比如大叶性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还可以治疗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以及口腔科等疾病,甚至治疗肿瘤,在于大夫对于病情的把握和辨证分型。
麻黄升麻汤是常见的中药方剂,其功效是寒热同调、虚实同调,还可以祛风、补气。在临床上可以通过麻黄升麻汤来治疗相关的难治性疾病,比如肺炎、胃炎、心血管疾病、免疫系统的相关疾病都可以进行治疗,甚至可以通过麻黄升麻汤来治疗肿瘤,但需要进一步研究。
从少阴证以后岀了很多咽喉问题,可知: 阴证常常看到咽喉问题 。“ 唾脓血 ”有几种情况:肝病的人会吐血,胃癌的人也会吐血。如果胃寒,吐血反而比不吐血好。胃癌吐血用《金匮》里的黄土汤,肝病吐血用麻黄升麻汤。
【用法】用水2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入余药,煮取600毫升,去滓,分三次温服,每次相隔约1~2小时。汗出愈。 【主治】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吐脓血者。提醒您:麻黄升麻汤1 此中草药名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麻黄桂枝升麻汤
【处方】木香1分,生姜1分,桂枝2分,半夏2分,陈皮2分,草豆蔻仁2分,厚朴2分,黑附子2分,黄柏2分,炙甘草3分,升麻3分,白术3分,茯苓3分,泽泻3分,黄耆5分,麻黄(不去节)5分,人参5分。
麻黄2钱,升麻1钱,当归1钱,知母、黄芩、葳蕤各3钱,石膏碎绵裹,白术、干姜、芍药、桂枝、茯苓、炙甘草、天门冬各1钱 十碗水,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碗,去滓,分温三服。所以麻黄升麻汤是寒热错杂的处方,由此可见寒热的药可以同时并用。
黄连汤以黄连为主,旨在清热解表,辅以人参、半夏、大枣等药物,针对上热下寒的矛盾,显示了仲景对病证的精细辨析。而麻黄升麻汤则更侧重于表里兼顾,麻黄和桂枝解表,升麻处理咽喉不利,石膏、黄芩清热,知母与天冬滋养津液,以应对寒热错杂的复杂病状。
可用麻黄汤加蝉蜕、升麻疏散风寒,透疹解毒。综上所述,可见麻黄汤历来为治疗外感病的常用方,经过临床实践证明它不仅治疗外感疾患,还可广泛的用于其他科疾病。随着人们对古方认识的加深,在临床实践中,逐步积累经验,发扬提高,使它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摘自《吉林中医药》,1981年第1期,作者/范天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