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治疗银屑病?
血热型:多见于银屑病进行期,表现为皮损掀红、瘙痒剧烈、心烦失眠等。治疗宜清热凉血解毒,常用清营汤和治癣汤加减,如使用水牛角、丹参、白花蛇舌草等药物。食疗方面,推荐苦瓜汤。 血瘀证:多见于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的寻常型银屑病。表现为皮损暗红、肥厚,鳞屑较厚等。
在外治方面中医也是有特色的,可以使用一些清热解毒、凉血散瘀的中药制成膏剂,软膏都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既然中医治疗银屑病是一个有特色的方法,那么内服药竹黄颗粒,对于一些血热证的银屑病患者有很好的疗效,另外还有外用的克银膏在血瘀型的银屑病也有很好的疗效。
中医针灸治疗银屑病同样有效,选取穴位委中、耳背青筋、膈俞、局部阿是穴,随症加减针方,针对血热、血瘀、血燥等情况采取不同穴位组合,针方通过调理气血,祛风清热,达到养血润燥止痒的目的。委中穴是治疗血分病症的常用穴,与耳背穴、膈俞同用,可增强清血、活血、疏风的效果。
现将本病的中医辨证治疗向大家简单做以介绍:血热内蕴证 主要证候:皮疹多呈点滴状,发展迅速,颜色鲜红,层层银屑,瘙痒剧烈,抓之有点状出血;伴口干舌燥,咽喉疼痛,心烦易怒,大便干燥,小便黄赤;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或数。治法:清热凉血,解毒消斑。
在中医的指导下,选配一定的中草药浸泡、洗浴全身或者局部,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熏蒸是在药浴疗法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主要是利用物理热量与中草药结合产生大量的药物蒸汽,将药物作用于皮肤患处,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治疗银屑病的中药主要包括汤药和中成药两方面: 汤药: 汤药是指医生根据患者具体的病情、体质等因素,通过中医的辨证论治方法,为患者量身定制的药方。 这些药方通常包含多种中草药,通过煎煮后服用,以达到治疗银屑病的目的。
中医分辨银屑病病发类型有哪些
1、银屑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分多种类型,最主要有三个,血热、血瘀和血燥。血热相当于西医进展期,即全身出红斑较多,疹子较红,患者有口干、大便干结等症状,中医主要用清热凉血方法处理。血瘀不是红斑出太多就基本静止,叫肌肤甲错,像一块一块的斑块,类似于西医斑块型,利用活血化瘀通络方法进行治疗。
2、血瘀型的特点,一般就是斑块比较多一些,颜色比较暗,脱屑也比较多一些,治疗要用凉血、活血的这种药。
3、皮疹好发于腋窝、腹股沟或是手、足心,皮疹为红斑上有大量脓疱、剧烈瘙痒、舌质红、苔黄腻、脉滑。火毒炽盛证,相当于红皮病型银屑病,此症全身皮肤潮红肿胀、瘙痒剧烈、皮损位置皮温较高,有时会伴有畏寒、发热、小便黄赤、舌脉是舌质红、苔黄、脉数。
4、银屑病中医认为它的病因病机主要是素体阴血的亏损,血热内蕴、化燥生风、肌肤失养而成的,它的辨证分型主要分为五大类,有血热内蕴证,主要是和进行期的银屑病表现类似。还有血虚风燥证,和静止期的银屑病表现类似。然后还有气血瘀滞证。还有湿毒蕴阻证,类似于脓疱型的银屑病。
5、从中医角度对银屑病作出诊断,要进行正确的辨证分型。因为银屑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很多,而且每个个体不是单一的,比方有血热、血瘀、血燥这些主要的分型。当然对于每个个体,他可能不仅仅是单纯的血热型,可能配着其它的,血热、血瘀可能在一起,所以中医辨证分型只是一个大概的分型。
银屑病中医辩证的方法
1、寻常型银屑病中医治疗还是非常有特色的,一般的来说讲究中医辩证治疗,中医辨证治疗根据望、闻、问、切,再加上皮肤损害的情况给予辨证。一般的来说,辩证从明清以后主要分为血热型、血瘀型和血燥型。当然了整个的这种辩证,根据专家的经验不同分几十种,所以说有脏腑辨证,还有一些其他经络辨证等等的。
2、针对每一个个体,中医会通过个体辨证,然后辨证施治这样的方法。所以在临床中中医治疗银屑病是个体化的治疗,即医生针对患者的辨证分型,从他的临床表现到他的脉象,到他的舌苔等等,给他一个辨证分型,而且方子要经常的根据个体的病情变化来进行调整,不能一张方子从头吃到尾,一概而论。
3、中医辨证要根据四诊,望、闻、问、切,望里面又包括了望皮肤,所以除了跟内科情况一样的,还有就是特殊的望皮损。如果皮损颜色很鲜红、脱屑多,病人伴有一些口干舌燥、大便干、小便黄,可以认为是血热内蕴,治疗方法就要清热凉血。
4、中医治疗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一个方子从头治疗到尾,它是辨证论治。根据它的皮损,舌脉这些情况来辨证论治,看它是血热证、血燥证、还是血瘀证,还是湿毒证。根据这种情况,血热证要清热凉血,血燥证要养阴润燥,血瘀证的活血化瘀通络,对于湿毒证的清热除湿解毒治疗。
5、【中医分析引起银屑病的原因】 在中医上分析银屑病的病因是有以下几点:肌肤百骸失气血津液濡养;气郁化火,木火刑金,风邪同化,燥邪自生;肝阴不足,即所说肝阴虚;禀赋特性,即父母遗传因素。这几种银屑病的病因,辩证治疗的方法各家都有自己的特色,也都有自身的侧重点。
6、现将本病的中医辨证治疗向大家简单做以介绍:血热内蕴证 主要证候:皮疹多呈点滴状,发展迅速,颜色鲜红,层层银屑,瘙痒剧烈,抓之有点状出血;伴口干舌燥,咽喉疼痛,心烦易怒,大便干燥,小便黄赤;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或数。治法:清热凉血,解毒消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