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备用】皮肤病常用的30种中成药一览表
除湿丸:药材包括枳实、白术等,功效为清热凉血,除湿利水,祛风止痒,主治各种皮肤病。1 二秒丸:苍术、黄柏等药材,功效为清热燥湿,主治多种皮肤病。1 消风止痒颗粒:防风、地黄等药材,功效为消风清热,除湿止痒,主治皮肤病症状。
尿频下肢浮肿,小便发热深茶色——“保存”——复方石韦胶囊(清热燥湿,利尿通淋。用于小便不利,尿频,尿急,尿痛,下肢浮肿等症;也可用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见有上述症状者。
四妙丸 四妙丸属于祛湿剂,它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主要针对于脾胃虚弱和食欲不振的症状,如果你的舌头布满了白白的舌苔,而且边缘呈锯齿状;再或则大便糖稀,难以成形或者便秘,而食欲不佳,坚持服用四妙丸可以控制症状。
夜盲症,夜晚视物不清或完全看不见东西——存好——琥珀还睛丸(补益肝肾,清热明目,滋阴清热,明目退翳。用于阴虚大盛,内外障翳,年老气虚,目昏多眵,瞳孔反背,视物昏花。
温肾全鹿丸——具有温肾固精,益气养血的功效。主要成分包括人参、鹿角胶、补骨脂等59味药材。适用于肾阳虚弱,气血亏损引起的多种症状。 全鹿丸——具有补肾填精,益气培元的功效。主要成分由全鹿干、锁阳等28味药材组成。适用于老年阳虚,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等症状。
适应症: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咽喉发干、声音嘶哑;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常用有保护声带作用。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2-3次。 或遵医嘱用药。清音丸——具有清热利咽,生津润燥的功效。主要成分由诃子肉、川贝母、百药煎、乌梅肉、葛根、茯苓、甘草、天花粉组成。
清凉膏简介
清凉膏的别名 清露散、芙蓉外敷法、芙蓉膏、青露散、玉露散、清凉散 13 组成 芙蓉叶(末)。 14 主治 赤眼肿痛。一切痈疽发背,乳痛恶疮。 15 清凉膏的用法用量 水和,贴太阳穴。
清凉膏是一种内含樟脑、薄荷油、桉叶油和桂皮等成分膏状药物,主治头昏、伤风、肌肉疼痛、风湿、拉伤、鼻塞、胸闷、晕车浪、蚊虫叮咬、肌肉扭伤等。
大约自宋代起,鲜有人将荷花叫作芙蓉了。木芙蓉 HlblSClls llutabilis L.(锦葵科)别名:芙蓉花、三变花、九头花、拒霜花、铁箍散、转规花、清凉膏植物特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2~5米。生于阳光充足的河旁、沟边,常栽培。技条有灰色星状毛。
《丸散膏丹集成》之狗皮膏主治风湿性筋骨酸痛,跌打伤痛。 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和匀后拌入清凉膏32两内,摊狗皮上,大号每张用药肉7钱,中号5钱5分,小号4钱。
-40集:雷大鸣看出周文犬用清凉膏的名义生产抗菌素,于是他利用宁宁,制造假订单,把抗菌素运往后方,献给冯又如。丽姿劝周文犬假意配合,将计就计,同时,丽姿也劝宁宁正视自己的感情,不要为了一点扭曲的自尊就背叛爱。
古籍中的罂粟膏 《外科心法要诀》:[卷十五杂证部]汤火伤 之。外初用清凉膏涂之,解毒止痛,不致臭烂;次以罂粟膏涂之。痛止生脓时,换黄连膏贴之收敛。火毒攻里者...《外科正宗》:[卷之四杂疮毒门]汤泼火烧第六十一 ,二钱)上水二钟,灯心二十根,煎八分,食远服。
外耳炎怎么治疗啊?
1、犬外耳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耳道清洁:首先需要对犬的耳道进行彻底清洁,但在此过程中需特别注意避免耳膜破裂。清除耳道和耳廓周围的毛发,必要时可使用溶耵聍剂,但使用后务必彻底冲洗干净,切勿使用棉签以防损伤耳道。
2、治疗方法: 清洁耳朵:使用专门的宠物耳部清洁剂对耳朵进行清洁,以去除耳内分泌物和炎症产生的碎屑。清洁时要按照兽医或宠物护理人员的指示正确操作。 药物治疗炎症:使用抗炎药物来减轻炎症,可以是口服药物、滴耳液或是药膏,具体取决于炎症的严重程度和兽医的建议。
3、猫外耳炎的主要症状包括耳朵瘙痒、耳廓和耳道红斑、耳道分泌物多,严重时可能化脓并发出恶臭,甚至增生闭塞耳道。治疗方法为每天先用洗耳液清洗耳道,然后涂抹抑菌消炎类药膏,若病情严重则需手术切开治疗。症状详解: 耳朵瘙痒:猫咪会频繁抓挠耳朵,表现出极度不适。
4、治疗: 局部擦拭药膏:可以使用新霉素软膏或者艾洛松软膏局部擦拭,每日两次,大约一周可以逐渐痊愈。 日常护理:患者需要避免反复掏耳,以免再次损伤外耳道皮肤;同时避免耳部进水,以防感染加重;此外,还要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以促进炎症消退。
5、治疗方法: 急性外耳炎: 局部治疗:可使用紫肿膏纱布等局部药物。 抗生素治疗:在必要时,配合敏感抗生素使用,若炎症扩散到全身,可能需要口服抗生素。 疼痛管理:对于儿童患者,可适当使用止痛剂。 慢性外耳道炎: 保持清洁干燥:确保耳道清洁干燥,维持引流通畅。
6、出现外耳炎,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治疗:局部抗炎消肿:使用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或氧氟沙星滴耳液进行耳浴治疗,每天23次,以有效起到局部抗炎消肿的作用。理疗缓解疼痛:通过理疗来缓解耳朵疼痛的情况,同时减少耳道内炎性的渗出。必要时加用抗生素:在炎症严重或疼痛难忍时,可以加用3天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方鸣谦临床经验
1、在皮肤科领域,特别是对白疕(西医称牛皮癣)的治疗,方鸣谦凭借丰富的经验,主张根据病程和病情轻重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病程较短且症状轻的患者,只需外治即可,如使用天麻膏和天红膏;而对于病程长、病情重者,他主张内外兼治,内服以散风活血、清热解毒为主,如当归拈痛汤或消散类汤剂。
2、在医学道路上,方鸣谦秉承家学,深入研习中医,尤其是《薛立斋医案全集》和《医学汇海》等经典著作,这些临床指南对他的临床实践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他20岁时以优异成绩考取中医师资格,随后的十多年间,一直陪伴在其父身边,积累了丰富的中医临床经验。1984年父亲离世后,他开始独立行医。
3、对于不明原因的低热,方鸣谦认为多数是虚损体质,他主张采用甘温缓补的方剂,既能退热又能补虚。他提出的滋阴之法,即滋水配火,也是退热的重要策略。在处方用药时,他常将补中益气汤与六味地黄汤相结合,以实现有效的治疗效果。
4、方鸣谦,这位来自山东省掖县的医者,于1920年诞生,他的医学生涯始于幼年时的家庭熏陶。20岁的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行医资格,开始了独立行医的道路。1948年,他开始了他的临床实践,凭借扎实的医学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赢得了患者的信赖。新中国成立后,方鸣谦并未止步,而是选择进一步提升自我。
治痛风特效方
秘方1:大黄与栀子的组合,蜂蜜调和后外敷,六小时内即可感受到明显舒缓。若疼痛加剧,可尝试秘方2。秘方2:大黄、三红花的混合物,蜂蜜调和后敷于患处,每八小时更换一次,以缓解疼痛和消肿。
张锡纯运用中药治疗痛风,通过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的方法,为病患带来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他精心挑选了多种药材,其中大黄和栀子各取60克,三红花各15克,桃仁、蓖麻各30个,冰片5克,樟脑10克,以及芒硝180克。首先,将前四味药材研磨成细粉,再逐步加入后五味药材,共同研制成油腻的药散。
丝瓜、百合和酸枣仁花茶:口感佳,营养价值高,适量饮用可以减轻疼痛,但需注意百合茶中含有的秋水仙碱对排尿酸无明显效果,因此不能依赖花茶治疗痛风。
药物一:秋水仙碱。将秋水仙碱这种西药磨成粉末状,然后在其中加入扶他林乳膏,待二者混合充分后,将其涂抹在患处,以减轻秋水仙碱的副作用。
治疗痛风病的特效药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西药方面: 非甾体消炎止痛药:如双路芬酸钠口服片、美洛昔康布洛芬缓释片,这类药物起效快,能有效缓解疼痛。 减轻炎症反应的药物:如别嘌醇、秋水仙碱,它们能减轻痛风引起的炎症反应,但需注意不能长期服用,因存在一定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