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银屑病模型构建以及相关机制研究
模型构建选用BALB/c小鼠,年龄6-8周,使用咪喹莫特乳膏作为造模药物。首先,对小鼠进行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随后刮除背部毛发。从第一天开始,每日涂抹5%咪喹莫特乳膏,面积2 cm×5 cm,剂量逐渐增加至65 mg。通过观察皮损情况,第8天左右可见类银屑病样改变,包括浸润性红斑、厚层银白色鳞屑及散在出血点等。
通过测量PASI指数,研究人员能够量化药物对小鼠皮损和炎症的影响。赛业生物的B6-hIL-17A模型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用于研究IL-17A相关疾病机制以及药物的疗效评估,同时,公司还提供其他相关疾病模型和服务,满足科研人员的定制需求。
经antiTNF和antiIL17R等抗体类药物治疗的银屑病患者,其表皮细胞中FXYD3水平显著下调,提示FXYD3在银屑病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小鼠模型实验:在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模型中,表皮细胞特异性敲除FXYD3的小鼠皮肤中,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显著减少,免疫细胞浸润明显下降,疾病表型显著缓解。
作用机制:Esculetin通过抑制NFκB的激活来发挥治疗作用。NFκB是一个与银屑病炎症反应密切相关的分子,Esculetin能够抑制其激活,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症状:在银屑病模型小鼠中,Esculetin显示出对IMQ诱导的银屑病症状的改善作用,包括皮肤红斑、鳞屑和增厚的减轻。
银屑病关节炎(PSA)C57BL/6小鼠模型:模型中既可见到类似银屑病皮肤损伤,又可见到银屑病关节炎的关节炎,可用于相关靶点的临床前药物筛选。系统性硬化模型(SSc):TL1A与纤维化密切相关,禾开生物可提供博来霉素诱导的猕猴SSc模型以及Balb/c小鼠SSc模型,用于研究TL1A在纤维化疾病中的作用。
周冬梅科研情况
周冬梅的科研情况如下:科研项目参与:近年来,周冬梅积极参与了多项重要的科研项目,包括“银屑病症候要素组成规律与中医方药治疗的规范化系统研究”和“中医皮肤科赵炳南学术流派及其传承研究”。这些项目不仅深化了她在皮肤病中医治疗领域的理解,也为她提供了宝贵的科研经验。
科研成果:在科研方面,周冬梅积极参与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与团队合作完成了多项重大项目,并独立承担了一项项目。她的研究成果丰硕,已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其中多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展现了她在学术界的影响力和学术水平。
自1995年毕业后,周冬梅博士投身于皮肤科的临床及科研、教学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张志礼、陈彤云、陈美等知名中医专家的指导下,她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进修。2008年,她荣幸地成为第四批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的学员。
医学教育与科研:周冬梅与首都医科大学皮肤性病学系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作为该系的委员,她积极推动医学教育和科研工作的发展,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做出了贡献。
是性学会性传播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的委员。在地方学术组织中,周冬梅在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科分会中担任委员并身兼秘书,这表明她在该领域的学术影响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她与首都医科大学皮肤性病学系也保持着紧密的联系,作为该系的委员,她无疑为推动医学教育和科研做出了贡献。
PDE4抑制剂丨阿普米司特片生物等效性研究分析
1、阿普米司特片生物等效性研究分析如下:药物特性:阿普米司特作为一款PDE4抑制剂,具有低溶低渗的特性。这一特性在生物等效性研究中需特别考虑,以确保药物的稳定性和一致性。研究设计:阿普米司特片的生物等效性研究采用了严谨的双制剂、双周期、双序列交叉设计。
2、阿普米司特是一种新型口服小分子磷酸二酯酶4(PDE4)抑制剂,具有抑制PDE4活性,提高细胞内环磷酸腺苷水平,调控肿瘤坏死因子和其他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最终抑制炎症反应的特点,是首款获批用于银屑病的口服靶向小分子药物。
3、阿普米司特,作为一款PDE4抑制剂,于2021年8月在中国市场迎来新纪元,专为斑块型银屑病患者提供了一线疗法。阿普米司特片的独特性在于其低溶低渗的特性,其生物等效性研究采用严谨的双制剂、双周期、双序列交叉设计,确保了药物的稳定性和一致性。阿普米司特片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令人瞩目。
孟晨星人物介绍
1、孟晨星是一位在中医药治疗银屑病领域具有深厚造诣的专家。以下是关于孟晨星的详细介绍:教育背景与专业资格:孟晨星于1983年毕业于河南省中医学院,拥有扎实的医学基础。他是中华中医药学会的会员,并荣膺国际医学组织的荣誉会员,这体现了他在中医药领域的专业地位和国际认可。
2、孟晨星主任,1983年毕业于河南省中医学院,拥有丰富的医学背景。他不仅是中华中医药学会的会员,还荣膺国际医学组织的荣誉会员,专业领域涵盖银屑病。作为山东省银屑病专业技术科研人才,孟主任在潍坊银屑病医院担任特聘看诊专家,并在东方国际银屑病研究院担任科研专家。
冯捷西安交大教授
1、冯捷并非西安交大教授,而是一位皮肤性病学教授,同时担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原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以下是关于冯捷教授的详细介绍:学术背景与职务:冯捷教授在皮肤性病学领域有着深厚的学术背景,她是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学会委员及银屑病学组副组长,同时也是中医学会陕西省皮科学会的主任委员。
2、冯捷在1966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医疗系,之后赴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深造,积累了丰富的医疗、教学和科研经验。她致力于皮肤性病的治疗,精湛的医术使她诊治了数十万皮肤病患者,平均每日门诊量达到150人次。
3、经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官网查询得知:交大附属二院皮肤科地址在西安市西五路1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