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中医疗法自序
1、《银屑病中医疗法》自序概述如下:编写初衷:本书旨在与医学界同仁共同探讨银屑病的治疗与研究,分享相关资料,并为银屑病患者、家人及关心者提供实用的疾病调护知识,增强他们的应对能力。个人经历:作者早年致力于寻找银屑病的解决方案,但未果。
2、其目的:一是与从事银屑病治疗、研究工作的同仁共同商讨,并提供资料;二是为银屑病患者、家属及其关爱者提供有关银屑病调护的必要常识,并从对银屑病的认识、治疗、护理、调养等方面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与操作能力;三是对自己多年从事的研究、治疗工作予以总结,以求新的发展契机,取得新的成果。
银屑病中医的病名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中医称之为“白H”,是常见的以红斑鳞屑为临床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银屑病病因复杂,病情多变,易反复发作。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银屑病病因和发病机制与遗传、感染、代谢障碍、内分泌失调、神经精神因素及免疫紊乱有关,目前尚缺乏对银屑病安全、有效且远期疗效满意的治疗手段。
银屑病在中医中有多个病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干癣:最早在公元610年的《诸病源候论》中被称为干癣。蛇虱:在公元1602年的《疡医证治准绳》以及《外科真诠》中被称为蛇虱。白壳疮:在公元1604年的《外科启玄》和公元1694年的《洞天奥旨》中被称为白壳疮。
银屑病在中医上的病名叫做白疕,其病因病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营血亏损,血热内蕴:中医认为,银屑病的发生与营血亏损、血热内蕴有关。这种内热的状况会导致肌肤失去滋养,进而发病。化燥生风:由于血热内蕴,进一步可能导致肌肤化燥生风,使得皮肤出现干燥、脱屑等症状。
银屑病的中医名称很多,最早在《诸病源候论》这本书中,在公元610年的时候叫干癣。在公元1602年,在《疡医证治准绳》里面叫蛇虱。在1604年,在《外科启玄》里面叫白壳疮。在1617年,《外科正宗》里面马皮癣。在1666年,《外科大成》里面首先叫白疕,现在一直还是延续白疕。
银屑病在中医中最常见的病名叫做白庀。此外,该病还有一些其他的中医病名: 牛皮癣:这是老百姓常叫的名字,在一些中医书籍中也有提及。 松皮癣:也是银屑病的一种中医称呼。 蛎壳疮:同样是描述银屑病的中医病名之一。总结,虽然银屑病在中医中有多种病名,但在医院和教材中,最常见的还是白庀。
白疕,又名“松皮癣”,是中医对一种慢性皮肤病的传统称呼。在西医中,它曾被称为“牛皮癣”,而今则称为“银屑病”。这种疾病具有难以治愈且易于复发的特点,临床上分为寻常型、关节型、脓胞型、红皮症四种类型,其中寻常型最为常见。
张池金科研成果
1、综上所述,张池金教授在科研、论文发表和著作出版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不仅丰富了皮肤病治疗的理论体系,也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坚实的支持。他的工作为提升皮肤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推动医学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展现出了一位杰出医学专家的非凡风采。
张玉杰荣誉成就
1、张玉杰的科研成果获得了多项奖励,包括4篇论文获滨州医学院科技进步奖,1篇获淄博市科技进步奖,1篇获滨州市科技二等奖,还有1文荣获中华皮肤科杂志征文二等奖。他获得科研成果奖4项,其中包括滨州市第八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三等奖2项,以及滨州市科学慢性技术局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
2、张玉杰的医学成就和贡献得到了广泛认可,他被授予了众多荣誉,包括中国专家工作联合会的“高级研究员”证书、中国国际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的“医疗行业医学博士”称号、中国国际名人评定联合会的“创新中国百名功臣金马奖”和铂金邮票头像奖等。
3、张玉杰在教育和科研方面展现出的综合能力,不仅体现在她在学术领域的成就上,更体现在她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和对社会贡献的追求。她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创新,为学术界和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她的工作不仅丰富了学术界的知识体系,也对实际应用产生了积极影响。
4、聚甲醛试产成功:2008年9月,张玉杰主导的工程新材料产品聚甲醛试产成功,这一成就不仅使该企业成为中国高端市场的领军者,还成为了全国年产量最大的企业,园区内的年产值达到2亿元,为化工园区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5、张玉杰的成就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效益上,更体现在他为推动中国化工产业向高端化、高质量发展的努力上。他以其卓越的领导力和远见卓识,引领企业实现了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转变,为中国化工产业的转型升级树立了标杆。张玉杰的创业之路,不仅是一次个人的冒险,更是一次对时代精神的深刻诠释。
6、作为学术界的杰出代表,张玉杰不仅在专业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更在推动国际学术交流、提升中国企业管理水平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工作不仅丰富了学术研究的内容,更对实际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张玉杰的学术生涯充分体现了其对知识的执着追求和对社会的贡献精神。
银屑灵说明书
【别名】 新体卡松,依曲替酸, 新银屑灵 ,阿维A酸 【外文名】Acitretin ,Neotigason 【适应症】 严重银屑病及角化不良症 【用量用法】 成人 开始剂量25-30mg/日,2-4周后可根据需要增加剂量。般而言,在随后的6-8周内用25-50mg/日的剂量。
目前在银屑病的治疗上,银屑灵颗粒这种药物很受欢迎,患者可按照医嘱或说明书用药。此药为中药制剂,暂无不良反应与禁忌上的报道。银屑病病因本病对患者的精神和身体影响很大,发病症状一般都表现为红斑、鳞屑等,而且全身都可以发病,冬天症状还会明显加重。
如果一个大夫对你说,你的病他看不了,你最好换个大夫或医院看,于你和大夫都好。单纯看药名或说明书有的患者单纯看说明书或药名看病,看到说明书或药名不治大夫所诊断的疾病,便草草认为大夫乱开药。这类人其实大多往往聪明反被聪明误,往往病情不好控制。
临床药物治疗学(第8版):皮肤病内容简介
关注重点:特别关注皮肤病治疗,深入探讨了药疹、痤疮、银屑病、光过敏和烧伤等疾病的药物疗法。内容特色:临床案例丰富:书中精心编排了大量的临床案例,详细展示了治疗策略、药物选择和疗效评估。理论与实践结合:旨在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中,引导读者进行精准的临床决策,培养出具备解决实际临床问题能力的医疗专业人士。
临床药物治疗学(第8版)是由王秀兰等专家主译的一部重要著作,它详细探讨了皮肤病的药物治疗策略和实践。这本书由中国著名的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日期为2007年8月1日,标志着其首版的诞生。全书共计416,000字,内容丰富详实,为医疗专业人士提供了深入研究的坚实基础。
临床药物治疗学:皮肤病图书信息如下:主译:王秀兰等专家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发行日期:2007年8月1日字数:416,000字印刷时间:2007年8月1日开本与纸张:标准开本,优质胶版纸装帧:平装ISBN:9787117085847这本书是医疗专业人士深入研究皮肤病药物治疗的重要参考资源。